钢棒超声波探伤仪在工业生产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,它能准确地检测出钢棒内部的缺陷,确保产品质量。以下是其详细的使用方法。
1.仪器准备:
在开始探伤工作前,要确保探伤仪及相关配件完好无损、清洁干净。检查仪器的电量或连接电源是否正常,同时要预热仪器一段时间,一般预热10 - 30分钟,让仪器达到最佳工作状态。还需要根据待检测钢棒的特性,选择合适的探头,不同类型的钢棒可能需要不同频率、晶片尺寸的探头,以保证检测的准确性和分辨率。
2.耦合剂的使用:
耦合剂是超声波探伤中至关重要的。在探伤面涂抹适量的耦合剂,其作用是排除探头与钢棒表面之间的空气,使超声波能有效地传入钢棒内部。涂抹时要注意均匀覆盖探伤面,但也不宜过多,避免浪费且影响检测结果。
3.探头放置与扫描:
将探头平稳地放置在涂有耦合剂的探伤面上,确保探头与钢棒表面充分接触。启动探伤仪,按照预设的参数进行扫描探伤。在扫描过程中,要注意移动速度,不要过快,以免遗漏缺陷。同时,要随时观察仪器显示屏上的信号变化,当接收到有规律的、重复出现的回波信号时,可能就意味着钢棒内部存在缺陷。
4.缺陷分析与判断:
通过对接收到的回波信号进行分析和判断,确定钢棒内部是否存在缺陷以及缺陷的位置、大小和形状等。一般来说,回波信号的高度、位置和时间等信息都能反映出缺陷的相关特征。经验丰富的探伤人员还可以结合实际工艺和生产情况,对缺陷原因进行初步推断。
5.记录与报告:
完成探伤后,要及时准确记录检测结果。对于发现缺陷的部位,要详细描述缺陷的特征和参数,并绘制出简单的示意图。最后,根据检测结果出具详细的检测报告,为后续的生产和质量控制提供有力依据。

掌握钢棒超声波探伤仪的正确使用方法,对于保障钢棒质量、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。